
單元二:情緒理解調控訓練
情緒摩天輪
日常生活與人互動離不開情緒,有如摩天輪的有升降起伏。我們不難發覺部分自閉特色人士在情緒處理上,常會遇到不同程度上的困難。在本單元我們會介紹「理解情緒」和「調控情緒」的重要性,並從三個範疇掌握箇中要訣:認識和理解他人的情緒、表達和理解自己的情緒、運用不同策略調控情緒,讓自閉特色學童在與人互動時能合宜地表達自己。
引入
第1部分 登上情緒摩天輪
1.1 成長的基石——情緒發展
1.2 單元二 課程大綱
1.3 我的期望
1.你期望在此單元學會什麼?有什麼學習目標?
1.4 前測 I
第一章 情緒你我他
第1部分 情緒與我們
1.1 情緒是什麼?情緒是怎樣發展的?
1.2 情緒發展
情緒的發展自出生便開始,你知道一般幼兒情緒發展的「里程碑」嗎?
剛出生的嬰孩,會透過表情、動作來表達他對陌生世界的不安
兩至三個月大的嬰兒,會開始以微笑與人交流,亦懂得分辨成人的情緒,例如觀察和聆聽成人的表情和聲線,從而作出不同的反應
八個月左右大的嬰兒,會懂得留意別人的情緒表現以獲得線索,從而對情況作出評估和反應
踏入兩歲,隨着語言和思考方面的發展,幼兒慢慢懂得運用簡單說話和情緒字眼來表達感受,讓他們在有需要時尋求成人的幫助和安慰
三歲開始,他們會運用一些方法來調節情緒,如離開現場、掩着自己的眼或耳等
到五至六歲,他們會有更好的計劃和解難能力作自我調節
1.3 心理學實驗
1.4 情緒在生活中有什麼功用?
1.5 小測驗
1.在嬰孩多大左右,便開始以微笑與人交流和懂得分辨成人的情緒?
- 二至三個月
- 四至五個月
- 六至七個月
(正確答案:A.二至三個月)
2.情緒有什麼功用?(可選多於一項)
- 應對危險時作出本能反應
- 促進社交溝通
- 幫助學習和工作
(正確答案:A.應對危險時作出本能反應; B.促進社交溝通; C.幫助學習和工作)
1.6 參考資料
- Cannon, W. B. (1987). The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and an alternative theo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1/4), 106-124.
- Cibralic, S., Kohlhoff, J., Wallace, N., McMahon, C., & Eapen, V. (2019).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68, 101422.
- Dawson, G., Webb, S. J., & McPartland, J. (2005).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face processing impairment in autism: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27(3), 403-424.
- Friedman, B. H. (2010). Feelings and the body: The Jamesian perspective on autonomic specificity of emotion. Biological psychology, 84(3), 383-393.
- Haviland, J. M., & Lelwica, M. (1987). The induced affect response: 10-week-old infants’ responses to three emotion express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1), 97.
- Jahromi, L. B., Meek, S. E., & Ober‐Reynolds,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frustr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their typical peer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3(12), 1250-1258.
- Kim, M. J., Loucks, R. A., Palmer, A. L., Brown, A. C., Solomon, K. M., Marchante, A. N., & Whalen, P. J. (2011).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amygdala: from normal emotion to pathological anxiety.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23(2), 403-410.
- Kinnaird, E., Stewart, C., & Tchanturia, K. (2019). Investigating alexithymia in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Psychiatry, 55, 80-89.
- Losh, M., & Capps, L. (2006).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autism: insights from the personal accounts of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2(5), 809.
- Mazefsky, C. A., & White, S. W. (2014).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s & practice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3(1).
- Mul, C. L., Stagg, S. D., Herbelin, B., & Aspell, J. E. (2018). The feeling of me feeling for you: Interoception, alexithymia and empathy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8(9), 2953-2967.
- Richey, J. A., Damiano, C. R., Sabatino, A., Rittenberg, A., Petty, C., Bizzell, J., Voyvodic, J., Heller, A. S., Coffman, M. C., Smoski, M., Davidson, R. J., & Dichter, G. S. (2015). Neural mechanism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11), 3409-3423.
- Schachter, S., & Singer, J. (1962). Cognitive,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state. Psychological Review, 69(5), 379-399.
- Silani, G., Bird, G., Brindley, R., Singer, T., Frith, C., & Frith, U. (2008). 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autism: an fMRI study. Social neuroscience, 3(2), 97-112.
- Sorce, J. F., Emde, R. N., Campos, J. J., & Klinnert, M. D. (1985). Maternal emotional signaling: its effect on the visual cliff behavior of 1-year-ol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1), 195.
- Thompson, R. A. (2009). Doing what doesn’t come naturally: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Zero to Three Journal, 30(2), 33-39.
- Trevisan, D. A., Hoskyn, M., & Birmingham, E. (2018). Facial expression production in autism: A meta‐analysis. Autism Research, 11(12), 1586-1601.
- Uljarevic, M., & Hamilton, A. (2013).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autism: a formal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3(7), 1517-1526.
- Walker-Andrews, A. S. (1997). Infants’ perception of expressive behaviors: differentiation of multimodal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3), 437.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2017)。 《「親子一點通」親子e-雜誌專業人士系列》 幼兒的情緒發展(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2017)。 《「親子一點通」親子e-雜誌專業人士系列》 幼兒的情緒發展(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
第2部分 情緒與自閉特色
2.1 情緒表現 A 或 B
1.你認為以下哪一個是自閉特色學童常見的情況?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2.2 在情緒方面遇到的困難
其實上部分的問題並沒有「正確」答案,兩種情況都可能是自閉特色 學童會表現出來的情況。
雖然情緒處理的困難並不是自閉症診斷的準則之一,
但研究顯示,部分自閉特色人士在情緒處理上確是比一般人遇到更多困難 (Kinnaird et al., 2019) 。
他們在情緒理解、情緒表達和情緒調控上都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難,而這些困難亦為他們帶來了不少人際關係、學習、身心發展等方面的挑戰。接着下來,我們一起來了解自閉特色學童在這三方面遇到的挑戰。
2.3 情緒表達、理解與調控
情緒表達
情緒理解
情緒調控
2.4 星仔的星期三
2.5 自閉特色與情緒調控
2.6 想一想
1.回想一次你的自閉特色孩子或學童感到不安,甚至情緒崩潰的情況,你認為有沒有與以下的自閉特色有關?你又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他調控情緒呢?
2.7 小測驗
1.以下哪些是自閉特色學童在情緒方面常見的困難?
- 情緒理解
- 情緒表達
- 情緒調控
- i, ii
- ii, iii
- i, iii
- i, ii, ii
(正確答案:D.i, ii, iii)
2.以下哪些因素可能與自閉特色學童在情緒調控方面常遇到困難有關?
- 他們對事物冷感,沒有太多情緒
- 未能運用有效的情緒調控方法
- 大腦神經網絡不同,以致未能有效調節杏仁核的活躍程度
- i, ii
- ii, iii
- i, iii
- i, ii, iii
(正確答案:B.ii, iii)
2.8 參考資料
- Cannon, W. B. (1987). The James-Lange theory of emotions: A critical examination and an alternative theor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1/4), 106-124.
- Cibralic, S., Kohlhoff, J., Wallace, N., McMahon, C., & Eapen, V. (2019). A systematic review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68, 101422.
- Dawson, G., Webb, S. J., & McPartland, J. (2005).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face processing impairment in autism: insights from behavior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ies. Developmental neuropsychology, 27(3), 403-424.
- Friedman, B. H. (2010). Feelings and the body: The Jamesian perspective on autonomic specificity of emotion. Biological psychology, 84(3), 383-393.
- Haviland, J. M., & Lelwica, M. (1987). The induced affect response: 10-week-old infants’ responses to three emotion expression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1), 97.
- Jahromi, L. B., Meek, S. E., & Ober‐Reynolds,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frustr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their typical peer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3(12), 1250-1258.
- Kim, M. J., Loucks, R. A., Palmer, A. L., Brown, A. C., Solomon, K. M., Marchante, A. N., & Whalen, P. J. (2011).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amygdala: from normal emotion to pathological anxiety.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23(2), 403-410.
- Kinnaird, E., Stewart, C., & Tchanturia, K. (2019). Investigating alexithymia in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Psychiatry, 55, 80-89.
- Losh, M., & Capps, L. (2006). Understanding of emotional experience in autism: insights from the personal accounts of high-functioning children with autism.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2(5), 809.
- Mazefsky, C. A., & White, S. W. (2014). Emotion regulation: Concepts & practice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ic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23(1).
- Mul, C. L., Stagg, S. D., Herbelin, B., & Aspell, J. E. (2018). The feeling of me feeling for you: Interoception, alexithymia and empathy in autism.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8(9), 2953-2967.
- Richey, J. A., Damiano, C. R., Sabatino, A., Rittenberg, A., Petty, C., Bizzell, J., Voyvodic, J., Heller, A. S., Coffman, M. C., Smoski, M., Davidson, R. J., & Dichter, G. S. (2015). Neural mechanisms of emotion regulation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11), 3409-3423. http://dx.doi.org/10.1007/s10803-015-2359-z
-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5(11), 3409-3423. http://dx.doi.org/10.1007/s10803-015-2359-z
- Schachter, S., & Singer, J. (1962). Cognitive, social, and physiological determinants of emotional state. Psychological Review, 69(5), 379-399. http://dx.doi.org/10.1037/h0046234
- Silani, G., Bird, G., Brindley, R., Singer, T., Frith, C., & Frith, U. (2008). 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autism: an fMRI study. Social neuroscience, 3(2), 97-112.
- Sorce, J. F., Emde, R. N., Campos, J. J., & Klinnert, M. D. (1985). Maternal emotional signaling: its effect on the visual cliff behavior of 1-year-old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1(1), 195.
- Thompson, R. A. (2009). Doing what doesn’t come naturally: The development of self-regulation. Zero to Three Journal, 30(2), 33-39.
- Trevisan, D. A., Hoskyn, M., & Birmingham, E. (2018). Facial expression production in autism: A meta‐analysis. Autism Research, 11(12), 1586-1601.
- Uljarevic, M., & Hamilton, A. (2013). Recognition of emotions in autism: a formal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43(7), 1517-1526.
- Walker-Andrews, A. S. (1997). Infants’ perception of expressive behaviors: differentiation of multimodal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1(3), 437.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2017)。 《「親子一點通」親子e-雜誌專業人士系列》 幼兒的情緒發展(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
-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2017)。 《「親子一點通」親子e-雜誌專業人士系列》 幼兒的情緒發展(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衞生署。
第二章 情緒崩潰時的處理方法
第1部分 當遇上「火山爆發」時
1.1 情緒火山
1.2 想一想
每逢星期六,你和一家人都會到商場購物和享用下午茶。但這個星期六早上,你丈夫突然說想到郊外行山,吸收一下新鮮空氣,並說已安排適合一家大小的行山路線。
到了行山那天。剛開始不久,你發現已經要行一段很斜的路,開始汗流滿臉。 面對崎嶇無比的山路,作為行山新手的你,一邊害怕自己跌倒,一邊擔心孩子跌倒,但丈夫一早便走得遠遠的,你心裏開始埋怨丈夫。
在很累的情況下,你腳下一滑,扭傷了,痛得動不了。
1.3 爆發前先預防
1.4 想一想
1.分享最近一次,學童的情緒在「活火山」(不安)時的經驗。
2.回想起來,在他情緒不安前,你可以做些什麼來避免?
3.他不安時有什麼表現透露了他需要幫助?你可以如何幫助他調控情緒?
1.5 平靜情緒有妙法
當學童情緒崩潰時,你會運用什麼方法幫助學童平靜情緒?
「SCARED」是一套情緒急救守則的簡稱。該守則乃由有自閉特色的人士和心理學家提出,一方面說明自閉特色人士情緒崩潰多源自不安和害怕的情緒,另一方面也提供一些原則——每個字母代表了他人可以營造的相關環境空間 ,以協助自閉特色人士度過「火山爆發」的階段。
S:Safe 安全
首要原則是確保安全,包括當事人和所有在場人士的安全。
我們可以:
- 嘗試移除所有具傷害性的物品,例如:利器
- 請其他在場人士離開,例如:課室內的學生。這樣做除了能保護當事人的安全,同時也減少群眾可能為當事人帶來的壓力
- 減少環境可能帶來的刺激,例如:減少一些言語或聲音刺激、身體觸碰等
- 嘗試在一個安全的距離下陪伴當事人,能確保他安全的同時,也可以給予空間讓他慢慢冷靜下來
C:Calm 冷靜
自閉特色學童跟我們一樣,都需要時間來平復情緒,所以營造一個可以讓學童冷靜的氣氛是十分重要的。
我們可以:
- 保持冷靜,因為情緒是互相牽動的
- 用平穩的聲線和較慢的語速説話,切忌以威嚇的說話來迫使他們冷靜下來
- 保持相若的視線高度,例如:若當事人坐在地上,你可以相隔一個適當的距離,蹲或坐在地上
- 放慢動作,因為可預測的行為能有助當事人冷靜
- 留意個人姿勢,雙手放在身前,讓對方知道你沒有收藏東西,但避免雙手交叉於胸前
- 給他慣用的情緒調控工具或視覺提示,切忌不斷問問題或用恐嚇的方式逼他們冷靜
A:Affirmation 正面的肯定
不同人在同一事情中所感受到的情緒可以不一樣。因此,即使我們未必能認同一個人在情緒崩潰時的所有行為,但也可以肯定他們在情緒崩潰時的情緒。當他們的情緒被理解時,那種情緒感受的强度便可能降低。
我們可以:
- 透過留意他的肢體語言,幫助他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我看見你握緊拳頭,看似很生氣」
- 避免否定他的情緒,例如:不要說「別人只是說說笑而已,不用這麼認真!」、「你專心些就能學懂!」等
- 表達對他的肯定,例如:直接以他的名字去稱呼他、用肯定的語氣告訴他,你會一直陪伴他並提供協助
- 肯定他的需要,例如:提供壓力球讓他握着、播放柔和的音樂等
- 請他信任的人或熟悉他的人提供幫忙
R﹕Routine規律
部分自閉特色學童會透過重複或慣性行為來舒緩情緒。
我們可以 :
在安全情況下,容許他們做那些可以讓他們冷靜下來的重複性或慣性行為,例如:在走廊來回踱步、搖動身體、重複繪畫喜歡的東西等
E: Empathy 同理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盡可能向他們表達明白、接納和肯定。
值得一提的是,當他們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時,有時我們會急於教導他們,但此刻的教導有可能再次激發起他們的情緒。再者,他們此刻的頭腦也沒預備好接收道理。
當事人的情緒慢慢平靜下來時,我們可以:
- 讓他們好好休息,因為剛經歷「火山爆發」的他們,通常會感到精神混沌和疲憊
- 表達明白、接納和肯定
- 切忌向他們説教或責難。說教和責難有可能再次激發起他們的情緒
D﹕Develop a Plan 制定支援計劃
經過一段時間,當事人會回到「睡火山」的狀態 。這時候,我們需要訂定一套的支援計劃,以減低自閉特色學童於日後發生情緒崩潰的機會及可能造成的負面後果。
我們可以 :
- 與各持份者(包括家長、老師、治療師等)一同制定一個「應急預案」,例如:冷靜的方法(直呼他的名字、讓他躲在大毛巾下、預留特別的房間讓他冷靜等)。更重要的是,與學童預先演練,讓他能熟習「應急預案」內容
- 訂立預防計劃:分析哪些情況和原因容易導致當事人「火山爆發」,運用方法減低他們「火山爆發」的機會
- 了解當事人所需要的情緒教育,從而訂定情緒訓練方案
1.6 小測驗
1.7 參考資料
- Colvin, G., & Sheehan, M. R. (2012). Managing the Cycle of Meltdown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orwin Press.
- Lipsky, D., & Richards, W. (2009). Managing meltdowns: Using the SCARED calming technique with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utis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第三章 情緒教育,從何開始?
第1部分 情緒怎樣學?
1.1 你通常在何時教導童有關情緒的課題呢?
- 平靜時
- 快要發脾氣時
- 正發脾氣時
- 發完脾氣後
1.2 情緒教育怎樣教?
1.3 理解與表達情緒訓練要點
1.4 調控情緒訓練要點
1.5 有效的訓練策略
「情緒教育」怎樣教?
在學校裏,「情緒教育」並沒有編成課節在課堂教授,再者,「情緒」是一個既抽象又生活化的課題,只透過講解和做練習,對自閉特色學童來說,效益未必很大。我們需要以實證為本的策略,令情緒教育的課題更具體化,並需要幫助他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
視覺支援
我們可以將教授內容圖像化,利用圖畫、符號、圖表、文字等,將資訊有組織地呈現出來。例如 : 圖畫或相片清晰地突出各表情的重點;符號、圖表等可幫助學童組織和拆解理解情緒的資訊。在訓練或真實情境當中,我們也可以運用視覺支援提示學童提取相關記憶及活用所學。
影像示範
- 利用影片或真人示範目標行為,可有效引導學童學習及模仿。例如 : 模仿如何以恰當的表情、動作、語氣和說話表達情緒,或是運用策略來平復情緒等
- 觀看教學影片或真人示範,可以讓學童更有效地了解當中的技巧和竅門
自然介入
很多時候,自閉特色學童因為情緒發展困難而在人際關係上受挫,甚或會不願意與人傾談或接受相關的情緒訓練。
如果可以利用學童日常生活中自然發生的事情來提醒他們與情緒有關的課題和技巧,可提升他們的投入感,當中的自然後果更能有效鞏固他們的相關概念和技巧。
以火警演習為例,星仔在火警演習進行時感到不安,老師立刻提醒他要覺察自己的情緒狀況。當星仔表達了自己的情緒後,老師幫助他避開引致情緒高漲的情況,並提醒他調控情緒。結果是星仔能平復心情,不會和同學爭吵及被老師訓示,可享受小息的自由時間。這些都是正面的自然後果,可鼓勵星仔多覺察和表達自己的情緒,並運用策略幫助自己調控情緒。
1.6 小測驗
1.對於一個情緒理解較弱的學童,先教導以下哪些情緒會較合適? 失望、傷心、開心、妒忌、憤怒、尷尬、害怕
- 開心、傷心、妒忌、憤怒
- 開心、妒忌、憤怒、尷尬
- 開心、失望、傷心、害怕
- 開心、傷心、憤怒、害怕
(正確答案:D.開心、傷心、憤怒、害怕)
1.7 想一想
1.8 參考資料
- Fitzgerald, M., & Bellgrove, M. A. (2006). The overlap between alexithymia and Aspergers’ syndrome.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36(4), 573–576.
- Kinnaird, E., Stewart, C., & Tchanturia, K. (2019). Investigating alexithymia in autism: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uropean Psychiatry, 55, 80–89
- Williams, D. (2010). Theory of own mind in autism: Evidence of a specific deficit in self-awareness?Autism, 14(5), 474–494
- 協康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八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中學版)第七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四冊 心智解讀》。香港賽馬會。
第四章 小結
第1部分 小結
1.1 小結
在第一至第三章,我們學到……
「情緒」是綜合了情感、思想和行為的生理及心理狀態。情緒的本質沒有分好或壞,而是視乎它們對我們造成的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影響。
情緒的發展自出生便開始,如學走路、說話一樣,會隨着個人成長和環境影響,而逐漸發展出各種能力。
恰當的情緒理解、表達和調控,在社交溝通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自閉特色學童跟你我一樣,情緒都有機會經歷「睡火山」、「活火山」和「火山爆發」階段。
當情緒已強烈至「火山爆發」階段,便需要花很大力氣才能平靜下來,所以如果我們能在「睡火山」階段及早預防,並在「活火山」階段幫助他們平復情緒,能幫助他們減少出現情緒崩潰的情況。
1.2 後測 I
1.3 提提你
1.4 參考資料
- Colvin, G., & Sheehan, M. R. (2012). Managing the Cycle of Meltdown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orwin Press.
- Lipsky, D., & Richards, W. (2009). Managing meltdowns: Using the SCARED calming technique with children and adults with autism.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第五章 實踐篇
第1部分 引入
1.1 情緒訓練
1.2 前測 II
第六章 認識及理解別人的情緒
第1部分 個案與分析
1.1 個案一:你問我答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若星仔經常出現類似【個案一】的情況,你認為他需要從哪個訓練目標開始學習?(可選多項)
- 認識不同的情緒
- 從他人的非語言訊息(例如:表情、動作和副語言),推敲他的情緒
- 適當地表達個人情緒
- 理解不同情境可產生的情緒
- 能綜合不同訊息來推敲他人的情緒
1.2 個案二:衞生意識好重要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若星仔經常出現類似【個案二】的情況,你認為他需要從哪個訓練目標開始學習?(可選多項)
- 認識不同的情緒
- 從他人的非語言訊息(例如 : 表情、動作和副語言),推敲他的情緒
- 適當地表達個人情緒
- 理解不同情境可能產生的情緒
- 能綜合不同訊息來推敲他人的情緒
1.3 一齊去分析
1.4 快樂 或 興奮?
1.你認為圖中人物的情緒是快樂或興奮? 請選出「快樂」的圖片
- 圖1
- 圖2
- 圖3
- 圖4
(正確答案:A.圖1; D.圖4)
(備註:相片是從互聯網搜尋器分別搜尋「快樂」和「興奮」時所得出的)
1.5 一齊去分析 (續)
第2部分 訓練策略
2.1 想一想
1.你有遇上類似 【個案一】的星仔嗎?你會如何回應他呢?
2.2 基本情緒:表情
2.3 訓練技巧你要知
- 專業同工可預備不同的情緒照片或圖片,讓學童學習辨識不同的情緒表情及動作
- 可選取學童熟悉的親人、朋友或老師等的照片,或是他們喜愛的卡通人物圖片,提升他們的興趣
- 留意照片或圖片要展示出面部特徵,例如 : 眼睛、眼眉和嘴巴等部位
- 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同工可能需要選擇一些較誇張的表情圖片,好讓學童能辨識不同的情緒特徵
- 教授的時候,同工可以用手指指着相應的部位,幫助學童易於掌握
- 運用倒三角形或箭頭,提示學童要觀察的部位
- 當學童開始明白基本情緒的表情特徵後,可以讓他們自己嘗試透過觀察表情各部位,來辨別不同情緒
- 當學童能掌握要觀察的特徵和四種基本情緒的分別時,可讓他們多觀察表情變化的圖片,例如 : 咧嘴大笑或微笑的「快樂」圖片;嘴唇緊閉、張開或是咬牙切齒的「憤怒」圖片等
- 讓學童練習辨識同一情緒的不同變化,幫助他們把所學逐步類化至日常生活中
- 有些情緒的特徵很相似,例如 : 「憤怒」和「害怕」同樣可以有瞪大的眼睛,若學童未能分辨兩者,同工可以運用倒三角形,提示學童需要觀察整個面部表情(眼睛、眼眉及嘴巴),而非單一部位
2.4 基本情緒:動作和副語言
2.5 訓練技巧你要知 2.0
- 若學童年紀小或能力較弱,家長或專業同工可以先從兩種情緒開始學習,例如: 快樂、傷心
- 不少學童起初對分辨「傷心」 、 「憤怒」或「害怕」等情緒時,多感到困難
- 可以從差異較大的「快樂」和「傷心」入手,待學童掌握技巧後,再加一種新情緒,讓學童循序漸進地學習
專業同工可以運用視覺支援策略(如上圖),提示學童這四種情緒在各方面的分別,讓他們在練習分辨不同情緒的副語言時可以依循甚或在日常生活情境中,作參考
- 學童不一定可以把學到的技巧,類化並應用至日常生活中
- 專業同工仍需要在學校和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引導他們實踐技巧
- 有關內容和實踐例子,可以參考下一部分
- 剛才的分享只可作參考,專業同工要了解學童的能力,按他們的需要和步伐教授內容
- 對於能力較強或已有一定知識的學童,講解時可以緊湊一點,但仍需讓他們有一定的練習和回饋
- 例如,當學童對四種基本情緒已有一定認識,但在辨識時,表現仍不穩定,專業同工可以運用情緒圖片作分類練習,選取學童錯誤辨識的圖片,讓學童說出他的分析,從中作出指導
2.6 情境與情緒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試想像,如果你目擊一宗嚴重交通意外,你當刻會有什麼情緒?
- 害怕、慌張
- 不知所措
- 緊張
- 擔心
2.7 情境及進階情緒
第3部分 實踐有法
3.1 日常實踐
如學童在學校或日常生活遇到以下情境,你會怎樣即時作出介入?以下是一些參考例子,同工也可多鼓勵家長引導學童實踐所學!
重點回顧
- 教授情緒技巧時,要讓學童留意觀察別人的線索(表情、動作、副語言),再綜合情境,來推敲別人的情緒
- 在學習進階情緒時, 提示學童需要綜合不同線索,才可以更準確地推敲別人的情緒
- 學童掌握技巧後,仍需在日常真實的情境中,引導他們實踐技巧
學校實踐 : 中文作文
浩浩要按圖創作一個有關搜救小狗的故事,但浩浩誤會了插圖所表達的意思……
學校實踐 : 常識討論
浩浩與兩位組員正在就「八達通的用途」作討論……
學校實踐 : 午膳小息
阿軒在學校飯堂吃飯時,因鼻敏感,用力地打了數個噴嚏,把身旁的女同學嚇走了。阿軒不以為然地繼續進食。面對中學生阿軒,你會怎樣做呢?
日常實踐 : 購物
浩浩的姑姐購物時,發現不少貨品包裝上的人物圖像或卡通人物都有不同的表情和動作……
日常實踐 : 餐廳
浩浩和表弟到餐廳午膳,浩浩嚷着要吃餐廳未能提供的食物,最後更大聲地叫了起來,令表弟感到不安。你會如何引導浩浩應用所學?
日常實踐 : 遇見朋友
阿俊和姐姐回家途中遇到姐姐的朋友。言談間,阿俊拆穿了姐姐的謊話。姐姐可怎樣善用這次機會,避免類似的尷尬場面再次發生呢?
3.2 想一想:你學生的需要
1.請試分析一位自閉特色學童在認識和理解別人的情緒方面的需要。你會為他訂下什麼訓練目標?歡迎參考以下例子:
3.3 訓練心得 FAQ
不少同工在訓練學童時會遇到以下疑問,希望在此可以為你解答。
教授表情時,應該用線條圖、卡通人物、插圖人物或真人相片?
使用線條圖、插圖和相片與否,要視乎學童的能力。
有部分學童會認為線條圖或插圖較難理解,未能把線條聯繫至真人的表情。不過,也有部分學童對從相片開始學習感到困難,因為相片中人物的表情不如線條或插圖般具體,所以較難比較和辨別不同情緒。
至於卡通人物,適宜選取近似人類臉孔,齊備所有線索(如: 眼睛、眼眉、嘴巴等部位)的作教材,例如 : 大雄和小丸子等。
專業同工宜先運用不同圖像及相片,測試學童的理解能力,然後按他們的需要安排教材,幫助他們辨識情緒,逐步類化至真實動態的人物。
除了比較不同情緒圖像,還有什麼教學活動可以鞏固學童辨別情緒的能力呢?
專業同工可以運用創意,設計不同的活動,吸引學童練習和鞏固所學的技巧,要留意的是活動是否要能達到目標,例如:
學習目標:學童能掌握不同情緒的表情、動作和副語言
活動例子:
- 拼砌表情和動作圖卡
- 按情緒畫臉譜
- 以不同動物聲音表達情緒,讓學童推敲
專業同工也可把握日常情境,作教學和練習之用,就如先前提及的例子
與學童輪流推敲彼此的情緒時,學童經常未能用表情動作等演繹出情緒,我應該指正他嗎?
專業同工宜按學童的能力,訂定學習目標和設計訓練活動內容。若學童未掌握如何運用自己的表情、動作和副語言來表達情緒,活動時宜先集中練習理解別人情緒的技巧。
若活動需要自閉特色學童推敲彼此的情緒時,專業同工也應注意他們的表達能力是否可作角色扮演,讓其他同學/ 朋友推敲他們的情緒。
有關情緒表達的技巧,專業同工可參考第七章「表達情緒」部分。
學童不喜歡看別人的眉頭眼額,不習慣正眼看人,怎樣教他觀察別人呢?
不少自閉特色學童對眼神接觸感到不舒服。我們可以先向他們解釋觀察表情(包括別人的眼睛)的重要性,再運用圖片和影片作練習,讓學童大致掌握技巧和習慣觀察別人的面部,明白到只需簡單及重點地收集三角形位置的特徵,不需要長時間看着。另外,我們也可以強調其他線索(如 : 動作、副語言等)的重要性。
有需要時,也可以從學童喜歡的卡通人物的表情入手,類化至真人的表情
經訓練後,他會看別人,不過是瞪着人,令對方感到不舒服。這又可以怎樣處理?
我們可以提醒學童,收集表情線索時,只需簡單及重點地收集三角形位置的特徵,不需要長時間看着。同時,可以讓學童明白別人被瞪着的感受。有需要時,我們可以嘗試提供一個時限,例如觀察別人表情5秒後,便應該觀察其他線索(如 : 動作、副語言等) ,以便更準確推敲對方的情緒。
教了他怎樣推敲別人的情緒很多次了,好像都沒什麼效果,怎麼辦?
學童未能掌握或類化所學技巧的原因有很多,例如:
- 未能把分析技巧從插圖/相片類化至動態人物和情境,甚或日常生活中
- 未掌握綜合線索的重要性及技巧
- 所學的情緒和練習的情境,與真實情況有很大分別,例如現實中的情境較複雜
- 沒有成人在日常生活中指導學童類化技巧
- 學童對運用技巧的動機不大,例如不知道推敲別人情緒的重要性或作用
- 學習步伐或需要更仔細的工序分析
只有仔細分析學童的需要,才能找出他未能掌握技巧的原因,從而提供適切的指導和練習。
第4部分 小結
4.1 小結
在這一章,我們了解到自閉特色學童在認識及理解別人情緒上的需要及訓練策略
- 情緒可以分為「基本情緒」和「進階情緒」
- 我們可以嘗試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由基本情緒開始,以小步子的方式教授
- 按學童的能力和需要,教授他們有助推敲別人情緒的線索,例如:表情、動作、副語言和情境等
- 要向學童強調綜合線索的重要
- 運用實證為本策略,例如: 工序分析、視覺支援策略、提示、示範等,以促進學童學習
- 學童掌握技巧後,我們仍需在學校和生活的真實情境中引導他們實踐技巧,類化至日常生活應用
- 當學童能掌握理解別人情緒的技巧,對他們理解自己情緒也有一定幫助
- 下一章,我們將會分享教授學童表達及理解自己情緒的策略
4.2 小測驗
1.四種「基本情緒」包括:
- 害怕、傷心、快樂、尷尬
- 傷心、內疚、失望、緊張
- 快樂、內疚、憤怒、興奮
- 快樂、害怕、傷心、憤怒
(正確答案:D.快樂、害怕、傷心、憤怒)
2.對於能力較弱的學童,在選取情緒作「進階情緒」訓練時,我們應該考慮:
- 從學童生活上較常接觸或體驗到的情緒開始,讓他們易於理解和應用
- 越多越好,助學童應付日常生活情境
- 組合情緒教授時,選擇易於分辨和比較的情緒,讓學童較易掌握他們的分別
- i 及 ii
- ii 及 ii
- i 及 iii
(正確答案:C.i 及 iii)
4.3 參考資料
- 協康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八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中學版)第七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四冊 心智解讀》。香港賽馬會。
第七章 理解自己的情緒
第1部分 個案與分析
1.1 個案:未能學以致用的星仔
1.你認為個案中的星仔為什麼未能應用所學的情緒調控方法?
1.2 一齊去分析
第2部分 訓練策略
2.1 你怎麼了?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你認為以下哪幅圖最能形容你當刻的情緒?
- 1
- 2
- 3
- 4
- 5
2.你平時怎樣察覺自己的情緒?(可選多項)
- 自己的表情
- 自己的說話表現
- 自己的行為表現
- 呼吸的節奏
- 心跳速度
- 肌肉的鬆緊程度
- 腦中思緒
2.2 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
2.3 教學技巧你要知
要提升學童對自己情緒的理解,我們應盡量把身體感覺具體化,甚至「看」得見!
憤怒時,我們可能會心跳和呼吸急速、全身發熱等,這些身體反應跟做完劇烈運動時的反應差不多,所以我們可以邀請學童嘗試進行一些體能活動,例如原地跑或跳等,來模擬憤怒時的身體反應
體驗活動後,對於年紀較小或能力稍遜的自閉特色學童,可以直接指出身體反應與情緒的關係
對於其他學童,可以運用提問引導學童反思,例如:
- 活動後,你察覺自己有什麼身體反應?
- 什麼情緒也會有類似的身體反應呢?
- 你憤怒時,還會有什麼其他身體反應?
鼓勵學童多留意這些身體反應,盡早察覺自己憤怒的情緒
我們甚至可以運用不同的工具幫忙,例如:
- 量度心跳速度:用手指量度手腕脈搏的跳動,或者運用有量度心跳率功能的手錶,讓學童比較運動前和運動後心跳速度的分別
- 呼吸的節奏:可以運用紙條,放在鼻子和嘴巴前,讓學童觀察呼吸的節奏
2.4 你怎麼了? 2.0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你通常在以下哪個階段開始發現自己情緒在升温?
- 1
- 2
- 3
- 4
- 5
2.5 覺察情緒的程度
第3部分 實踐有法
3.1 日常實踐
學童在學校或日常生活遇到以下情境,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實踐時機?以下是一些參考例子,同工也可多鼓勵家長引導學童實踐所學!
重點回顧
大家都認識了教導自閉特色孩子理解自己情緒的方法,包括:
- 運用體驗活動或工具幫助他們察覺有情緒時的身體反應
- 以情緒温度計顯示情緒的不同程度
- 多運用日常的真實情境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緒
學校實踐:英文課
小明上課時舉手回答問題,但陳老師沒有邀請他第一個作答,他顯得很憤怒……
學校實踐:早會
阿軒因為要在早會宣傳歷史學會的活動,緊張了好幾天。今天作宣傳時出了一些小錯,當同學雋煇上前安慰他時,他非常激動,大力甩開對方的手。你會如何引導阿軒理解自己的情緒?
日常實踐:爸爸失約
爸爸答應浩浩今晚會與他讀故事書,可是爸爸因為工作,很晚才回家。浩浩激動地把故事書扔到地上…… 。你覺得可以運用什麼方法,幫助浩浩察覺自己的身體反應呢?
日常實踐: 活動取消
原定的家庭活動因姐姐未能參與而取消,弟弟覺得很失望。你可以運用什麼方法,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身體反應呢?
3.2 想一想: 實踐時機
1.在最近發生的日常事件中,哪一次可能也是自閉特色學生實踐技巧去理解自己情緒的時機呢?試描述一下。
3.3 訓練心得 FAQ
不少同工在訓練學童時,都會遇到以下的問題,一齊來看看可行的做法 。
學童甚少有情緒激動的情況,他還需要學習從自己的身體反應理解情緒嗎?
- 每個人都有情緒,學童沒有激動的行為不一定代表他沒有調控情緒的需要。提升學童對自己情緒變化的覺察,能讓他及早作出預防
- 就如第一章所提及,情緒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是社交和溝通重要的元素。透過理解自己的情緒,學童可以認識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也有助他推敲別人的感受和需要
是否一定要按次序教學,先理解自己情緒的不同程度,才可以學習情緒調控的方法?是否一定要按次序教學,先理解自己情緒的不同程度,才可以學習情緒調控的方法?
- 按學童的需要和能力,訂定學習目標和訓練内容
- 理解自己不同程度的情緒,有助學童自我監察,從而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 對於年紀較小或能力較弱的學童,未必能掌握理解自己情緒的技巧,往往需要別人明確而清晰的口頭提示,才能適時調控自己的情緒。專業同工可以先教授學童簡單的情緒調控方法,好讓他們能於提示下熟練地運用出來。待學童能力有進步後,才教授他們理解自己不同程度的情緒
情緒種類眾多,是否需讓學童認識和體驗每一種情緒的身體反應及不同程度?
- 可以按學童的需要,訂定學習目標和訓練内容
- 例如,若「有效地調控憤怒情緒」是學童較急切的需要,我們可以集中教授學童關於憤怒的身體反應,以及憤怒的不同程度,為學習調控憤怒情緒打好基礎
學童表示不同情緒達至高漲時的身體反應很相似,同一個情緒温度計可以代表不同情緒嗎?
- 每種情緒都可以發展至不同程度,因此應有個別的情緒温度計
- 當情緒高漲時,我們通常會夾雜着多種情緒,身體反應同時表達着不同的情緒。若學童未能辨別當中的各種情緒,可以嘗試以「不開心」來概括該情緒
第4部分 小結
4.1 小結
在這個部分,我們了解到自閉特色學童在理解自己情緒上的需要和訓練策略。
理解自己的情緒共有三個層次,包括:身體先有生理反應,然後我們覺察到這些生理反應,最後覺察到自己的情緒 (Silani, Bird, Brindley, Singer, Frith & Frith, 2008)。
所以理解自己情緒,相比理解別人的情緒,我們會特別提及自己的身體反應。
在教導自閉特色學童的時候,我們可以運用具體的方法,引導他們觀察自己的身體反應。
學童能理解自己的情緒,有助他們以說話表達出來,讓他人明白自己,甚至提供協助。
接着,教導他們認識身體反應在升温時的轉變,以便能適時調控情緒。
不要忘記,情緒的身體反應來得自然及個人,我們需要運用日常的真實情境來幫助學童理解自己。
4.2 小測驗
1.運用「情緒温度計」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哪一項(可選多項)?
- 教材上所列出的身體反應是準確指標
- 每一種情緒都可以有其温度計
- 可以運用文字或者數字表達情緒的程度
(正確答案:B.每一種情緒都可以有其温度計; C.可以運用文字或者數字表達情緒的程度)
2.為什麼我們鼓勵學童,例如透過《情緒事件日記》,記錄自己的情緒事件?(可選多項)
- 讓學童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情緒温度計
- 鼓勵學童多觀察自己和事後反思,逐步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和反應
- 讓學童明白別人的想法和情緒
- 可以收集學童情緒高漲的原因,並與他一起分析經常觸發情緒的情況
(正確答案:A.讓學童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情緒温度計; B.鼓勵學童多觀察自己和事後反思,逐步認識自己的情緒變化和反應; D.可以收集學童情緒高漲的原因,並與他一起分析經常觸發情緒的情況 )
4.3 參考資料
- Colvin, G., & Sheehan, M. R. (2012). Managing the Cycle of Meltdown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Corwin Press.
- Silani, G., Bird, G., Brindley, R., Singer, T., Frith, C., & Frith, U. (2008). Levels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autism: An fMRI study. Social Neuroscience, 3(2), 97-112.
- 協康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八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中學版)第七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四冊 心智解讀》。香港賽馬會。
第八章 表達情緒
第1部分 個案與分析
1.1 說話表情對對碰
你會有4秒時間觀看卡牌內容,之後卡牌會反轉,
請點擊卡牌以找出正確的配對
想一想: 你認為以下的說話語氣,通常會有什麼表情動作?
1.2 個案:令人誤會的星仔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你認為這個案中的星仔遇到什麼困難?
- 未能以合宜的表情、副語言表達自己
- 過分誇張地表達
- 以上皆是
1.3 一齊去分析
第2部分 訓練策略
2.1 表達情緒的重要性
2.2 你用過什麼方法?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你有試過教導自閉特色孩子怎樣運用表情、語氣和動作表達自己的情緒嗎?你用過什麼方法? (可選多項)
- 用鏡子練習情緒表情
- 用攝錄機拍攝學童的非語言訊息
- 以角色扮演演繹不同情緒
- 講解故事書角色所運用的非語言訊息
- 其他
- 暫未嘗試過
2.3 非語言的情緒表達
第3部分 實踐有法
3.1 日常實踐
老師和家長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學童運用合宜的非語言來表達情緒? 請看看以下示範:
學校實踐:參加活動
老師請班長記錄低有興趣參觀科學園 Data Studio 同學的名字,阿敏顯得有興趣,但未有主動報名……
學校實踐:球場
阿敏與一群同學在一旁討論着什麼,但她突然反應很大,引來全球場的人都往她們方向看……
日常實踐:下午茶
媽媽從廚房拿出浩浩最喜歡的烤雞腿……
日常實踐:外出午膳
爸爸提議到這間餐廳午膳,並問阿欣的意願如何,當時阿欣平淡地回應了一聲「嗯」……
3.2 訓練心得 FAQ
不少專業同工在訓練學童時,都會遇到下列的問題,換了是你,你會怎樣做呢?
學童對凝視自己在鏡中的表情或轉動的眼神會 感到不自然,可以怎麼辦?
- 專業同工可以向學童說明使用鏡子的原因,讓學童慢慢適應
- 另外,也可以手提電話攝錄替代,然後用回放功能與學童檢視成果
技巧是學到了,但在日常生活中未能活用出來,白費心機。我可以怎樣做?
- 首要是讓學童明白恰當地表達情緒的重要性,把握日常生活中每個教導和練習時機,鼓勵學童運用表情、動作及副語言等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 專業同工向自閉特色學童演繹情境時, 也可用較誇張的表情、動作及副語言,以吸引他們注意及留下深刻印象
- 謹記,每一個學童步伐都不同,我們應該按他們的能力鼓勵他們嘗試
學童偶會木無表情或漲紅了臉,但探問他時,又不置可否。我可以怎樣做?
- 能夠與學童分享自己所觀察到的情緒,是一個不錯的開始!雖然學童可能會否定我們的觀察或不置可否,但我們的分享能讓學童明白到,身邊人會觀察他的非語言訊息,來推敲他的情緒
- 我們應注意有否給予足夠時間讓學童自己表達,不要在學童還沒說完便回應,或急着代他們把話說完
他有時會用了不合適的非語言訊息來表達情緒 ,但不太願意改過來。我可以怎樣做呢?
- 情緒是很自然和個人的反應,沒有對與錯之分。當自閉特色學童未能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時,我們首要是分析學童的需要,從而提供適當的訓練
- 例如,若學童未能理解自己的情緒,我們可能需從分辨情緒和理解自己情緒的訓練開始
- 在鼓勵自閉特色學童表達自身的情緒時,我們也可多嘗試說出自己的感受,讓他們感受你的情緒,以及認識如何表達情緒
第4部分 小結
4.1 小結
在這個部分,我們了解到自閉特色學童在表達情緒上的需要和訓練策略。
我們首要是讓學童明白恰當地表達情緒的重要性。
除了在事情發生後與學童檢視他們的表現和後果外,我們也可以運用自然介入的策略,善用日常的情境作教學。
要教導學童運用合宜的表情、動作和副語言來表達,讓別人能明白他們的情緒和意思。
我們可以與學童作角色扮演,演繹不同故事或情境,有需要時,可把表情動作分拆,讓學童按步學習及掌握。
最後,要在繁忙的生活中把握教學時機,確實不容易!不過,我們要繼續努力,讓學童 習慣在現實環境中把技巧應用出來!
4.2 小測驗
1.我們可以怎樣教導學童運用合宜的非語言來表達情緒?
- 讓學童明白合宜地表達情緒的重要性
- 運用「情緒解碼器」教導學童運用表情、動作和副語言來表達情緒
- 把握日常生活的情境,讓學童類化所學技巧
- 以上皆是
(正確答案:D.以上皆是)
4.3 參考資料
- Colvin, G., & Scott, T. M. (2014). Managing the cycle of acting-out behavior in the classroom. Corwin Press.
- 協康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八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中學版)第七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四冊 心智解讀》。香港賽馬會。
第九章 情緒調控
第1部分 個案與分析
1.1 個案:未能平復的星仔
1.各位可能也遇過類似的情況,你會有什麼想法?
1.2 處理不來影響大
1.3 投票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你認為星仔有什麼困難和學習需要?(可選多項)
- 覺察合適的時機,知道何時開始要作出情緒調控
- 辨別恰當的情緒調控方法,知道什麼可以或不可以做
- 運用不同情緒調控的方法,明白方法的功能及對自己的效能
- 選取可行的方法,作出合適的應用
1.4 一齊去分析
第2部分 訓練策略
2.1 星仔的裝備
還記得在上一部分,我們為幫助星仔提升情緒調控能力而訂定的四個學習目標嗎?
2.2 覺察時機、三不原則
2.3 投票
一齊來投票,看看其他學員是否和你選擇的一樣
1.你會運用什麼方法幫助自己平復情緒?(可選多項)
- 吃喜歡的食物
- 做運動
- 找朋友傾訴
- 聽音樂
- 想一些開心的事情
2.4 運用不同的方法
2.5 情緒調控工具箱 – 認識
把情緒調控的工具分為四個種類
主要是協助身體放鬆,令我們感覺舒緩和思想平靜
協助釋放負能量,把注意力轉移至體能活動。帶氧運動可增加腦內多巴胺分泌,使我們平靜及減低壓力,暫時放下負面情緒
想法會影響情緒,我們可以透過改變想法來改變情緒的強烈程度,或者負面的情緒
透過社交互動,產生情緒調控的效果
2.6 星仔的工具箱
2.7 情緒調控工具箱 – 教導技巧
2.8 選取可行的方法
各位認為在選取可行的方法時,有什麼要注意和考慮呢?
要讓學童明白,情緒調控的方法會有其限制,未必能隨意應用,要考慮時間和地點是否許可。需要因應環境及情況,選取可行的方法,才算是合宜運用。
可以透過情境作教導,利用情境圖、故事等作教材,與學童討論及分析情緒調控方法的可行性。 在下一部分,我們預備了一些日常實踐的示範短片,供大家參考。
第3部分 實踐有法
3.1 日常實踐
學童在學校或日常生活遇到以下情境,可能也是一個不錯的實踐時機,你會否即場作出介入?以下是一些參考例子,同工也可多鼓勵家長引導學童實踐所學!
重點回顧
- 大家認識了訓練自閉特色孩子調控情緒的技巧
- 掌握技巧後,仍需要在學校真實情境實踐所學
學校實踐 : 在課室打籃球
阿軒在課室,答錯了老師的問題,被同學取笑,他覺得憤怒,在桌下偷偷拍了幾下籃球。下課時,陳老師請阿軒到教員室面談……
學校實踐 : 分組活動
阿敏想和穎芝一組,但穎芝已入組了。阿敏產生了負面想法:「穎芝知道我想跟她一組,還找別人拍檔,應該是嫌棄我,不視我為好朋友!」 周老師與阿敏在課室外面談……
學校實踐 : 玩電腦遊戲
浩浩和小方在輔導室玩電腦遊戲,浩浩落敗了,情緒開始有點兒波動,變得緊張,說話大聲,老師看見這情況,適時作出介入……
日常實踐 : 下大雨跑步
接近晚飯時間,阿敏怒氣沖沖的回到家中。外面下着大雨,她卻告訴姐姐要出去跑步,以調控憤怒的情緒……
日常實踐 : 玩桌上遊戲
浩浩和姐姐在家玩桌上遊戲,浩浩落敗了,情緒開始有點兒波動,變得緊張,說話大聲,爸爸看見這情況……
日常實踐 : 觀看電視節目
阿晴和家人觀看電視節目,在談論片中主角的情緒調控方法……
3.2 想一想
1.最近發生的日常事件中,哪一次可能是學生實踐情緒調控技巧的時機呢?試描述一下。
3.3 訓練心得 FAQ
專業同工在訓練學童時或會遇到以下問題,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做?
他情緒高漲,也覺察到身體反應的變化,但他仍堅持說情緒程度是1度,是什麼原因呢?
有些學童可能會誤以為情緒程度維持在1度是最理想的表現,因此即使覺察自己已經情緒高漲也不願意承認。
我們要教導學童,情緒是沒有好壞之分的, 但會隨着事情發展而產生變化。
學童要留意自己的情緒程度, 最重要是能夠在適當的時候,運用合宜的方法調控自己的情緒。
他能牢記或背誦「三不原則」,但未能有效地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可以如何指導他們?
這有可能發生的,在與學童進行訓練時,要着重讓他們解釋不符合原則的原因,並說出可能引致的負面後果。
同工宜選取一些日常生活情境,與他們練習運用「三不原則」去分析行為是否恰當。
是否適合把自閉特色學童的獨特喜好融入他們的「情緒調控工具箱」?
部分自閉特色學童有獨特的喜好,同工可以鼓勵他們把興趣融入「情緒調控工具箱」。
例如閱讀書籍是學童的「鬆弛工具」方法,同工可以鼓勵學童閱讀他感興趣的巴士書籍,以提升學童運用工具的效能及幫助他們建立個人化的工具箱。
學童運用「社交卡」與「毛仔」聊天。原來「毛仔」是一條金魚。這樣是否合適?
自閉特色學童未必有許多朋友,金魚不僅是他的寵物,更是特別的好朋友。如果透過社交互動,能產生情緒調控的效果,亦未嘗不可。
第4部分 小結
4.1 小結
在這一章,我們了解到自閉特色學童情緒高漲,其實反映了他在情緒調控上的需要和訓練策略。
我們可以利用「情緒温度計」幫助學童覺察調控情緒的合適時機,並依循「三不原則」辨別恰當的方法。
我們可以為學童裝備一個「情緒調控工具箱」,鼓勵他們運用不同的方法,越多越好,讓他們有多些選擇,以應付不同情況的需要。
學童有了方法,還需考慮當時的時間和地點是否許可,以選取可行的方法。
情緒的身體反應來得自然及個人,我們需要運用日常的真實情境來幫助學童應用所學。
4.2 小測驗
1.可以怎樣教導學童運用「三不原則」辨別恰當情緒調控的方法?
- 緊記原則作自我提醒
- 解釋為何不符合原則
- 說出可能引致的負面後果
- 以上皆是
(正確答案:D.以上皆是)
2.以下哪項是「提醒金句」的作用?
- 改變負面想法,有鼓勵作用
- 轉移注意力到其他活動
- 協助身體放鬆
- 協助釋放負能量
(正確答案:A.改變負面想法,有鼓勵作用)
4.3 參考資料
- Attwood, T. (2008). The complete guide to Asperger’s syndrome. Je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 Attwood, T., Callesen, K. & Nielsen, A. M. (2008). The CAT-kit Cognitive Affective Training. Future Horizons, Inc.
- Rieffe, C., Oosterveld, P., Terwogt, M. M., Mootz, S., Van Leeuwen, E., & Stockmann, L. (2011). Emotion regulation and internalizing symptom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utism, 15(6), 655-670.
- Jahromi, L. B., Meek, S. E., & Ober‐Reynolds, S. (2012). Emotion regulation in the context of frustration in children with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their typical peers.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53(12), 1250-1258.
- 協康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小學版)第八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香港耀能協會(2018)。《「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自閉特色學生小組訓練資源套(中學版)第七冊 情緒理解及調控》。香港賽馬會。
- 社會福利署(2001)。電視宣傳短片 — 希望在明天【短片】。取自:https://www.isd.gov.hk/chi/tvapi/05_em141.html
第十章 總結
第1部分 旅程紀錄
1.1 單元總結
1.2 鳴謝
本課程單元得以下各方鼎力相助,謹此致謝!
(按筆劃序排列)
受訪者/ 示範人員
- 江曉彤女士 東華三院
- 周之健先生 香港明愛
- 徐夢遙女士 協康會
- 梁月娥女士 香港明愛
- 梁駿翔先生 東華三院
- 黃紀誠先生 東華三院
- Eunice 女士
其他人士
- 莊詠芝女士
- 曾昭健先生
- 鄭愷郇女士
第2部分 所學所得
2.1 我的期望
1.你認為有達到以下期望嗎?(6= 完全達到,1=完全未能達到)
2.2 後測 II
2.3 課後能力自評
1.就各項的同意程度: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傾向不同意/ 傾向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
A.此單元能提升我對情緒發展的理解
B.此單元有助我明白自閉特色學童在情緒處理上的需要和挑戰
C.此單元有助我了解自閉特色學童情緒崩潰時的處理方法
D.此單元提升我對訓練自閉特色學童情緒理解、情緒表達及情緒調控的認識
E.單元內容切合我的需要
F.單元內容深淺程度合適
G.總括來說,此單元使我得益
H.總括來說,我對是次學習歷程感到滿意
2.若此平台增加其他單元,你會期望學習以下哪些課題(可選多項):
- 溝通及對話技巧
- 自我管理(包括專注、組織、時間管理)
- 處理分歧及協商
- 朋輩相處、友好行為
- 應對欺凌
- 升中適應、思考及學習技巧
- 生活技能
- 自我倡導
- 中文寫作
3.網站界面設計能促進學習 :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傾向不同意/ 傾向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
4.以下的教學形式能助我有效學習:
(非常不同意/ 不同意/ 傾向不同意/ 傾向同意/ 同意/ 非常同意)
A.教學影片
B.體驗練習
C.互動遊戲
D.小測驗
5.相比其他與自閉症相關的網上資源,我較喜歡「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走進自閉特色的世界」 網上學習平台,因為以下因素:(可選多項)
- 專業的課程內容
- 日常實踐建議
- 反思/體驗練習
- 資源/教材下載
- 網站的設計
- 免付費
- 其他(請註明)
- 不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