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語童遊滲入性強 惠澤社會
自閉特色個案持續上升
世界各地確診有自閉特色的個案數字持續上升,香港的有關個案同樣不斷增加,根據教育局近年數據顯示,於主流學校就讀的自閉特色學生人數由2009/10年度的2,050人上升至2013/14年度的4,970人,五年內約有一倍的增幅。現時大部份擁有正常至較高智力的自閉特色學生均就讀於主流學校。在 2017/18 學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中、小學生分別佔主流學校中、小學生總人數的 7.8%及 8.6%,當中有自閉特色學生人數共有8,872人。
為了配合這些學童,以及其家庭和學校的需要,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於2015年推行「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為全港首個專為於主流學校就讀的自閉特色學童及其家長而設的全方位支援項目,當中的校本支援於2021/22學年起獲教育局納為常規化服務。
引入世衞認證課程 為照顧者提供適切幫助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聯同香港大學及多間非政府機構,於2018 年引入世界衞生組織「親子技巧訓練課程」,透過收集多位專家及照顧者的意見及經歷,令課程更切合香港照顧者的需要,並已訓練多位世界衞生組織認可的種子導師及導師,以協助照顧者學習如何在與孩子共同參與日常活動時更得心應手,共度優質的親子時光。2021年起,計劃與香港多間非政府機構攜手將課程本地化為「星語童遊」— 世界衞生組織親子技巧訓練課程,期望訓練更多認證導師,以在香港開展更多家長培訓課程。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及香港耀能協會於過去一年已舉辦了三個為期半年至八個月的「星語童遊— 導師認證課程」,為本港培訓70名專業導師,並在社區開展27組「星語童遊— 世界衞生組織親子技巧訓練課程」,參與人數多達254名家長。
配合本地化手冊 製全新玩具套裝
除了舉辦不同課程外,三間機構更重新包裝訓練課程的手冊,並注入本地元素,以簡化複雜內容,令家長能更輕鬆掌握課程扼要。另外,為配合課程內容,他們亦製作了全新的親子玩具套裝,希望家長與子女體驗珍貴親子時光的同時,亦能輕鬆運用課程所教授之互動技巧。
課程支援 冀能廣泛應用於社區
課程已於全球30多個地區推行
世界衞生組織「親子技巧訓練課程」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家長協會及美國自閉特色倡導組織「自閉症之聲」設計,並已在全球30多個地區推行,本課程的特色之一是參與課程的照顧者,不需要提交任何有關孩子的正式兒童發展障礙診斷報告,以達到早期介入的最佳效果。
家長課程促進親子關係
「星語童遊」訓練課程內容豐富,實用性強,因此每次開班均能吸引一眾家長踴躍參與,出席率更近乎百分之百。家長課程共分為九節,每節為90分鐘,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暨星語童遊種子導師黃潔心姑娘指出,課程的好處在於會分配一定的時間讓家長分享與練習,溫故同時知新,令學習更事半功倍。由於過去一段時間疫情肆虐,香港耀能協會暨星語童遊種子導師龍嘉盈姑娘指為了能繼續為有需要的家長提供指導,其機構於疫情高峰期時一度把九節課程縮短至四節,並把實體課轉為網上授課。縱然過程困難,協會仍願意繼續與家長同行:「實體課的好處是可即場示範,令家長能更具體掌握有關技巧。至於網上授課也有其優點,因為我們可以更加了解參加者的家庭關係及真實家庭狀況,從另一方面為參加者提供更適切的輔導及幫助。」
心態轉變 育兒更輕鬆
除了技巧上的分享,三間機構的代表均認為課程能幫助家長改變心態。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務中心暨星語童遊資深導師陳皚君姑娘曾擔任多次家長小組導師,她坦言最令她感動的是看到家長心態上的轉變:「是次課程除了技巧上的指導,亦非常注重照顧者的心靈健康。我看到不少家長於課程後心態上的改變,令他們的育兒之路更加輕鬆,有些參加者的夫妻關係亦增進不少。」
為了能令課程走進社區,盡早識別有自閉特色的幼童,三間機構均致力推廣課程,並不時以不同題材舉辦家長講座,讓大眾接觸「星語童遊」。陳姑娘指講座有兩個目的:「我們希望家長能把這個課程當成起步點,嘗試了解自己的小朋友是否需要相關的協助,從而提供一個公眾教育的機會;再者,我們亦希望能教導家長如何與小朋友溝通,這些溝通小貼士是適合所有幼童家長使用的。」
設導師培訓課程 冀增受惠人數
由於確診有自閉特色的幼童數目持續上升,有關的課程需求亦愈來愈大。「星語童遊」均由認可的種子導師及導師開班授課,以確保課程質素。另外,「星語童遊」亦設有導師認證課程,適合從事幼兒教育工作或相關專業人士修讀。課程除了能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外,完成課程及實習後更可獲頒發導師證書,將來可以開設照顧者小組,令課程更加普及化。
有別於坊間其他課程,陳姑娘坦言更重視與業界同工「手把手」,將「星語童遊」的技巧加以應用:「技巧是不難學的,困難的是如何『應用』,並把技巧背後的意義發揮出來。我們透過密集的監督與輔導,並在有需要時給予適當的意見,希望能更全面地為參加者提升相關技能。」
專業訓練工作坊 助同工鞏固職業效能
由於修畢整個導師課程需時,不少同工因工作繁重而卻步。有見及此,三間機構亦於職業層面推廣較為精簡的課程。除了設講座讓同工初步認識「星語童遊」之外,同時亦設有6小時的「專業培訓工作坊」,讓有需要的同工學習「星語童遊」的互動技巧。工作坊吸引了不同行業的同工參與,包括學校老師、校長、言語治療師、職業治療師及精神科護士等,希望於社會層面上能得到更廣泛的利用。
重新包裝課程手冊 親子玩具套裝促交流
重新包裝 製本地化手冊助家長融入課程
「星語童遊」是世界衞生組織認證之課程,為加入本地特色,三間機構找來本地插畫家Chocolate Rain創作總監Prudence合作,重新包裝「港味十足」的導師手冊及家長手冊,希望令使用者在運用技巧時更得心應手。與Prudence合作的契機來自於各機構希望透過插畫家筆下的多彩世界令課程的技巧圖像化。陳姑娘亦表示:「 Chocolate Rain的角色都是合著眼睛,用心去感受世界,但我們希望家長除了要用心交流之外,亦要透過眼神交流與小朋友互動,因此我們便找了Prudence一起創作有關角色,及重新包裝手冊。」
要令家長熟讀課程技巧,並加以有效運用,手冊的配合可說是畫龍點睛。龍姑娘指能有效引起家長共鳴非常重要:「我還記得原本的手冊提到小朋友的茶點是『食粥』,但普遍對於亞洲的家長而言,『飲食』是很重要的一環,粥屬於主食,所以我們便把茶點變成其他零食,如生果、餅乾等,令家長更容易接受。另外,有個『自理』課題是以洗手作為例子,但由於疫情關係,洗手已變了日常,因此我們便把有關動作改為普遍家長出門口都會遇到的問題-穿鞋,作為例子。我們希望把手冊變得更生活化、更能貼近香港家長的日常生活。」
完善內容 更易運用
重新包裝後的手冊把課程內容重點歸納為「五大原則」及「十大親子技巧」,陳姑娘坦言於英譯中時花了不少功夫:「其實這次是我們第二次的本地化譯本,例如原版所寫的『Imitation』,我們第一次譯成『模仿』,這次則再簡化為『跟』,原本的『環境設置』則改成『執』,我們希望家長只要看到技巧的名稱便能掌握其意思。」而黃姑娘則認為把「十大親子技巧」化身作遊戲場對家長來說是一個很好的課程總結:「這幅圖可以令家長歸納自己於課程上學到的技巧及次序,然後逐步逐步把技巧運用出來。」
創全新玩具 助家長解決「遊戲」難題
除了課程必備的手冊外,為了配合課程需要及減輕家長負擔,三間機構更研發了「親子玩具套裝」,以「無特定玩法的玩具」作為招徠,希望為家長及孩子帶來新鮮感。「星語童遊」提倡家長主動製造與孩子互動的機會,以及在配合孩子的遊戲程度下,為他們準備驚喜。陳姑娘表示希望減輕家長準備遊戲的負擔:「我們希望能為家長設計一套能配合家中玩具的『配件』,他們與孩子玩時可以更輕鬆,不用想太多。我們也很鼓勵家長回家練習相關技巧,在不額外添置玩具的情況下,這套玩具就是很好的『幫手』了!」
設四個遊戲程度 適合不同年齡幼童
這套玩具於構思及研發時都花了不少心力,最後,機構與玩具設計師決定以磁石盒作為主要配件,無論外型設計或是磁石的磁力都是重要考量。為了配合2-6歲幼童不同的遊戲程度,這套玩具套裝特別設有簡單遊戲 (simple play) 、堆疊遊戲 (put together) 、簡單扮演遊戲 (simple pretend play) 及進階扮演遊戲 (advanced pretend play) 四個遊戲程度,令目標幼童均能參與其中。
黃姑娘表示:「希望這套玩具能模擬孩子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場景,令他們能與家長共同參與其中。這亦是『星語童遊』其中一個重點──所有事物都是在生活中發生,而非在訓練桌上發生。」龍姑娘指出家長很容易對玩具的玩法有既定框架,但面對這套無特定玩法的玩具,孩子反而更容易發揮創意:「家長專注留意小朋友的玩法,從而做到『跟』這個技巧。」
海洋公園設「放大版」親子玩具套裝 增共融交流機會
今年盛夏,「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於海洋公園的高峰樂園舉辦為期一個半月的「星語童遊」互動世界。除了以超級市場、汽車維修站及野餐等日常生活場景為主題外,三間機構更把親子玩具套裝變身成巨型裝置,並向公眾介紹課程中的實用技巧,讓大家扮演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促進親子溝通。
親子玩具套裝亦於活動期間舉辦的工作坊中首度亮相。陳姑娘表示:「我們希望家長可以在海洋公園放下『學習』的心態,與小朋友專心玩耍。」「星語童遊」工作坊除了讓曾經參與「星語童遊」家長課程的家庭複習相關親子技巧外,更提供機會讓種子導師及導師透過觀察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從而向家長作出指導,由此豐富親子之間的互動交流。龍姑娘亦表示:「我們希望家長明白『十大親子技巧』是可以應用於日常生活的,而是次的遊樂區亦是一個很好的場所,讓大家把學到的技巧實踐出來。」
參加者分享
專業同工:駐校社工陳家裕姑娘 首屆「星語童遊-導師認證課程」畢業生
幫助家長與孩子溝通 促進親子關係
曾經參與過「星語童遊」的駐校社工陳家裕姑娘表示,於幼稚園遇到有自閉特色的幼童並不罕見,但隨著愈來愈多幼齡學童有這方面的學習需求,相關支援亦變得重要。除了幼童需要支援之外,家長也需要幫助,「有特殊學習需要孩子的家庭於管教可能會格外吃力,但他們卻缺乏相關支援。透過『星語童遊』課程,家長可以更容易理解他們的孩子,這亦令課程變得更為吸引。在家長參與課程時,除了能學到札實的內容,家長之間更可以建立和鞏固關係,互相陪伴及鼓勵,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
陳姑娘透過同事認識到「星語童遊」課程,並被其豐富內容所吸引而報讀,她坦言參與課程後,於協助家長時更得心應手:「之前我會按照自己對小朋友或其家庭的理解去介入,並給予輔導,但未必能與家長分享到具體的技巧。但經過密集式的課程訓練後,我覺得現時更能有效幫助到家長與小朋友的日常溝通,從而鞏固他們之間的親子關係。」
及早介入 把握黃金治療期
2至6歲一般為自閉特色幼童的「黃金治療期」,及早介入及識別尤其重要。陳姑娘認為「星語童遊」課程如能廣泛應用於幼稚園,絕對有助幼童往後的成長及發展。對於家長而言,課程有助他們及早理解自己的孩子:「由於理解不足,家長或會用錯誤的方法管教自己的小朋友,令他們之間的關係更為惡劣;而對於導師而言,導師也可以把『星語童遊』的技巧應用於課堂中,令小朋友得到更多及有效的幫助。」
家長:爸爸Lester 「星語童遊」親子技巧訓練課程學員
於溝通過程中學習 同路人交流的重要性
育有一對龍鳳胎的Lester表示「星語童遊」課程對他的幫助很大:「在修讀課程前,我和小朋友玩耍時,他們未必理會我,又可能會出現不同情緒;但課程令我掌握了和他們溝通的技巧,無論對我或是小朋友都非常重要。」比起「學習」,課程更著重「溝通」,Lester指課程的「十大親子技巧」令他獲益良多:「社工叫我可以慢慢跟孩子一起玩,他們就會慢慢願意親近我,也可以於過程中教授他們一些新的小知識,之後我才知道這個技巧叫『跟』。」
學懂與子女溝通的技巧後,Lester與子女的親子關係變得更融洽。同時,子女的進步亦令Lester感到不可思議。除了技巧上的得著,課程更令Lester認識到不少「同路人」:「有特殊教育需要小朋友的症狀五花八門,不同家長都會分享他們的育兒心得,大家互相交流,對我的幫助也很大。」
不一樣都一樣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於2018 年引入「星語童遊」課程後,積極培訓種子導師,希望把課程理念推廣至社區。時至今日,計劃培訓出的9位種子導師及26位課程認可導師均來自不同界別,並致力把「種子」植根下去,令此訓練課程能萌芽成長,灌溉心靈。
把課程發揚光大 幫助家長運用技巧
東華三院何玉清教育心理服中心主任林雪雯姑娘坦言希望「星語童遊」課程能在不同工作層面及單位「發揚光大」:「學習『星語童遊』的課程並不容易,要領略這些老生常談的技巧並妥善執行,必須要清楚背後的理念。我們希望無論是導師還是家長都可以本著『同路人』的概念互相支持。」來自同一機構的星語童遊資深導師陳姑娘則坦言未來目標仍然是「及早介入」:「把握黃金治療期很重要,而且課程的個別指導均是度身訂做,目的是希望協助家長把技巧仔細套用於小朋友身上。」
尋回初心與孩子建立親子關係
「星語童遊」的課程技巧著重於家長如何有效地和子女溝通,星語童遊種子導師黃姑娘則把「星語童遊」形容為「初心」:「我認為這套課程是教家長如何接納小朋友的慢和執著,要學懂如何去掌握小朋友的需要。『星語童遊』是個起步點,應先打好與小朋友的關係,再去學習技巧。」
促交流機會 回報比付出多
對於三間機構一起合作推動此訓練課程,星語童遊種子導師龍姑娘坦言機構之間的交流非常難得,不同界別的專業同工亦能借是次機會互相學習、深化技能。對於未來的展望,她坦言希望能令更多同工與家長認識「星語童遊」:「雖然參與課程需要付出不少心力和時間,但所得的回報絕對比付出多。我希望大家在關注小朋友的同時,亦懂得關懷及支持家長,他們也會有很多情緒和無力感,所以坊間的支持及支援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