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我个仔成日都坐唔稳、坐唔直,咁唔专心点算?」

实用小贴士


我们对感观的认知,多为视、听、触、味、嗅觉五种,事实上,还存在前庭平衡觉 (空间定向的处理)、内在感觉 (内急、肚饿)及本体感觉 (关节活动感)。

有关感觉处理上,有学者指在一般情形下,我们接收到感觉讯息后,讯息进入大脑作整合、处理及决策,再反射给身体作反应,针对本体感觉,自闭特色人士未必能有效协调身体的位置、组织并计划动作,亦可能较难保持姿势的稳定及力度的控制,因此较容易出现跌倒、身体向一侧倾斜、姿势僵硬等情况。因此,自闭特色人士或者是因为本体感觉较弱,而较难稳定姿势,并非因为不专心而导致身体倾斜。

我们的感观知觉一般会随不同情况或年纪转变,会懂得选择接收讯息,且不会对所有讯息都显得敏感。有研究显示,愈90%自闭特色人士在感觉讯息处理上都有不一样的体验,有学者指出,部份自闭特色人士的大脑可能在调节、组织及筛选感觉讯息上有差异,令他们对某些感官会有不同程度的过敏、低敏、辨别弱或不协调的反应,或会过度寻求或逃避某些感官刺激,甚至会受外来种种不同环境因素而衍生不安情绪等反应。


「有八张枱,六个人企喺度,黄色…」

实用小贴士


自闭特色人士其中一个特色是在视觉讯息处理方面,他们倾向集中观察事物的细节。有学者指出,一般人主要是透过整体审视 (global processing) 来看事物,即是所谓「睇大方向、拉阔件事嚟睇」,而有部份自闭特色人士就倾向较为局部地审视 (local processing) – 「集中观察事物嘅细节」。

面对一件事或简单如一幅画,他们可能会专注图像细緻的部分,而较为忽略图像的全貌,他们会从脑海的资料库中找出所认知的物件,例如白云、草、蓝色的水等等,却较难把这些资料聚合,并将这些景象及物件连繫起来,变成一个场景或故事。

这项特色为自闭特色人士带来挑战的同时,亦可能成为他们独特的才能,因为他们会有更大机会看到一般人察觉不到的细节,例如有公司专门聘请自闭特色人士于程式编码上。

如果能及早介入,给予指引并加以训练,其实,自闭特色人士都会与一般人一样可以整体审视身边的事物。清楚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特色会令你更了解自闭特色人士,他们与一般人其实并没有太大分别。


「我都係讲事实…」

实用小贴士


一般情况下,我们在幼童时期已可辨别照顾者表情,以作出不同反应,自闭特色人士其中一个特色是比较缺乏社交解读能力,对他们而言,要了解对方感受、脸部表情、肢体动作、音调等等,都可能是一件令人一头雾水的事情。 自闭特色人士与人交谈时,比较不懂得理解别人角度及感受,甚至连自己的情绪也可能不懂表达,对于别人的弦外之音更是无法掌握。

有育有自闭特色人士的家长分享指,儿子在一次美术堂上被老师邀请品评同场同学有关理想生活环境的绘图时,儿子说︰「间屋都唔对称,棵树同屋嘅比例又唔啱,树同间屋既大细竟然一样?」另一同学见状立即用手肘示意,岂料儿子只表示︰「你隻手掂到我喇!」

显然,儿子较难明白非直接的沟通模式,这可能与脑部不同区域运作有关,令他难以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因此较难有效地与人交流。

究竟自闭特色人士还有什麽特色?


「究竟自闭特色奇特,定奇怪嘅其实係我哋?」

实用小贴士


上述坊间可能出现的种种误解,或会令自闭特色人士难于融入学校及社会。自闭特色儿童常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因为他们神秘又难以捉摸 ,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与人沟通交流、行为、想法等方面,都好像有着自己一套奇妙想法。即使如此,是否又等于他们是有别的一群呢?

当然,不一样不代表谁不正常,也不代表谁有错。

育有自闭特色儿童的一对美国夫妇,以自闭特色人士的角度及视点创作了《不一样没关係,我们还是好朋友》绘本 (原名《Why Johnny Doesn’t Flap / NT is OK!》),以传递包容及接受差异的讯息。

绘本中的主角是位自闭特色儿童,常因其好朋友 (非自闭特色人士) 的举动作出种种疑问:

  • 为什麽他不会一字不漏地背出节目字幕?(因为主角做事常常要求精准)
  • 为什麽他遇到开心的事情,不会拍手或手舞足动?(因为主角倾向直接表达情绪反应)
  • 为什麽他下课后要跟朋友一起玩,而不能自己一个人静下来?(因为主角通常会习惯静下来)

即使朋友在主角眼中有多 “不像自己”,但他总是说「…但是没关係,我们照样玩得很开心;我喜欢他,就算他不像我一样也没关係!」


「总觉得你有啲唔同,但又讲唔出係咩…」

实用小贴士


自闭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发展障碍,患者在社交沟通以至认知、情绪、行为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和发展差异。此障碍除了可能影响自闭特色人士与人互动的表现外,其行为亦会较重複及较为固执不变,同时有狭隘兴趣和异常感官反应等特徵。

以往可能只会笼统地称此症为「自闭症」,在诊断的名称上亦常有差异,会细分为亚氏保加症、高功能自闭症、自闭症倾向、自闭症徴状、非典型自闭症、待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等,然而,随着诊断标准的更新,以上名称已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世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即使是双胞胎。拥有波士顿大学特殊教育博士学位的史提芬萧尔博士(Dr Stephen Shore),是一位自闭特色人士,他曾表示︰「If you have met one person with autism, you have met one person with autism」,意思是每一位自闭特色人士都是独特的,世上没有两个自闭特色人士的特徵是完全一样的。这样说来,你会否觉得若你身边出现一个如此独特的人,对你而言是多麽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