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元4.0:服務與倡議》國際會議

2018年1月11 - 12日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




內容

(主題演講及全體演講將提供英文及普通話即時傳譯)

RSP 4.0是國際間少數以復元 (Recovery Approach) 為主題的學術會議,內容包括最新復元理論的闡述、研究以及服務發展。會議亦努力促進不同層面的對話,由個案介入、服務文化以至政策改變皆在議題之列。

會議目標

  1. 介紹以復元為本的最新服務發展和實踐;
  2. 推動以實証為本的服務,並建立平台,讓與會者分享實務智慧和經驗;以及
  3. 研究如何擴展以復元為本的創新介入手法 (包括發展、評估和執行過程),以服務大量社區人口,並將實証研究的手法融入常規服務和政策規劃中。

會議要點:將最好的知識推廣至全世界
我們很榮幸能夠邀得耶魯大學的拉里‧戴維森教授 (Professor Larry Davidson of Yale University),以及諾丁漢大學的邁克‧斯萊德教授 (Professor Mike Slade of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成為是次會議的主講嘉賓。兩位國際知名學者皆著作等身,在精神復康和復元手法的研究上創見不斷,多年來在服務和政策方面有莫大貢獻。另外,接近四十多名來自世界各地和香港的學者、助人專業者、復元人士、照顧者以及社福領袖亦將在會議上分享他們的研究成果、實務智慧和介入經驗。

目標參加者
相關助人專業者 (例:醫生、護士、社工和朋輩輔導員等) 、學術研究員、服務發展主任/經理、政策制定和倡議者,以及大專研究生。部分環節將輔以普通話即時傳譯。

何謂復元?
精神病不單影響病患者的身心狀態和生活質素,亦同時影響他們的家人、照顧者和朋友。目前「非住院化」(deinstitutionalization) 成為全球大趨勢,推動以復元為本的服務更是刻不容緩。

有關「復元」的理論五花八門,但核心概念離不開希望、自我管理、充權、朋輩支援、風險管理和責任承擔等幾個基本元素。復元的信念是,即使病人某些病徵可能揮之不去,但他們依然可以活得有意義。可以說,復元既是結果,亦是過程,更是一套揉合開闊視野和實証研究的服務/研究框架。

何謂4.0
概括而言,復元運動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

  1. 明白病患者故事、經驗以及切身需要;
  2. 建立更準確的量度工具和心理測量特性,量度病人的狀態,以及探討醫療和社福系統中哪些元素有助和妨礙復元;以及
  3. 確認以復元為本的不同服務、手法和技術 (例:朋輩支援服務、復元學院、以能耐為本的個案管理、就業支援以及健康行動計劃等)。

我們相信,復元運動正邁向嶄新的第四階段,即大家在進行實証研究之餘,將復元的概念推廣得更深、更遠,令更多社區人士受惠,亦在政策層面上持續發揮影響力。

討論焦點

  1. 復元作為一套精神復康的行為介入手法,在醫護和社區環境中能發揮什麼影響力?
  2. 在跨文化的背景中實踐復元,當中有哪些學習和啟示?
  3. 復元為本的政策:成功經驗、可持續性和挑戰;
  4. 回顧過去三十年,復元運動為服務和政策帶來哪些改變?之後又當如何發展?


會前座談會

從<癲佬正傳>到<一念無明> – 傳媒如何描繪精神病?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 免費入場

     詳情     

復元方式在香港的發展和實行

2017年12月1日 (星期五) | 免費入場

     詳情     

會前工作坊 (以英語進行)

People-centred Behavioural Health Interventions:Innovative Approaches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 上午

     詳情     

Supporting Recovery using the REFOCUS Intervention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 下午

     詳情     

最新消息

2017年9月15日
2017年6月30日

重要日子

2017年12月8日
2017年12月1日
2018年1月3日
2018年1月10日
2018年1月11日-
2018年1月12日

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