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合作夥伴Partners
|
||||||||||||||||||||||||||||||
喜 • 訊 |
||||||||||||||||||||||||||||||
| ||||||||||||||||||||||||||||||
第一期 2015 |
||||||||||||||||||||||||||||||
為了配合就讀於主流中小學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的學生的需要,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撥款一億六千七百萬港元,推行為期三年的「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聯同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局、六間非政府機構 - 香港明愛,協康會,新生精神康復會, 香港耀能協會,救世軍,東華三院,加強對自閉特色學生、其家庭及學校的支援。 計劃包括三大項目:學校支援、家庭支援及公眾教育。
|
||||||||||||||||||||||||||||||
學校支援 |
||||||||||||||||||||||||||||||
此項目旨在加強支援於香港主流學校就讀的自閉特色學生。計劃得到 302間學校 (包括197 間小學及105間中學) 的參與,截至10月底,已開展321個訓練小組。在未來三年,計劃會提供超過 2,600 個訓練小組,讓全港50%以上於主流學校就讀的自閉特色學生受惠,並透過以下合作,為來自香港大學、教育局、非政府機構及學校的專業人士建立平台分享知識,及促進互相支援:
講座 (對象:教師及相關專業人士)
透過講座概述自閉特色學生於小學的需要及分享提升支援策略的方法。
|
||||||||||||||||||||||||||||||
家庭支援 |
||||||||||||||||||||||||||||||
此項目旨在為現有的家庭服務進行評估。
家庭支援服務評估 透過進行問卷調查及聚焦小組,評估由三間指定的非政府機構 - 香港明愛、協康會及香港耀能協會提供的家庭支援服務。問卷調查旨在反映他們的服務,於面對自閉特色兒童症狀、家長壓力、社會支援、婚姻滿意度、家長競爭力及健康狀況等因素轉變時的成效。另一方面,透過聚焦小組收集家長的意見,提供深入分析,反映家長的實際需要。截至2015年11月,項目團隊已完成對十三個活動的評估及進行四個聚焦小組。
家庭支援服務框架 項目團隊正積極釐定家庭支援服務框架,並為此與臨床醫生、家長、訓練工具製造商等有關連的社區持份者進行深入訪談及探訪。配合參考文獻、本港其他統計以及家長訪談等資料,框架將為有關服務提供指標,推動優質服務的發展。
協助自閉特色學童的工具 左一:大肌肉運動技巧 左二:平衡工具 左三:家長資源中心的訓練與親子互動工具 左四:視覺綫索版
|
||||||||||||||||||||||||||||||
公眾教育 |
||||||||||||||||||||||||||||||
此項目旨在提升社會對自閉症的認識,透過以實證為本的知識和技巧,提升專業人士、朋輩及照顧者的效能,並為自閉特色人士建立正面積極的形象。活動包括學術會議,網上學習平台、媒體報導、並出版刊物如小冊子及工具。
活動
|
||||||||||||||||||||||||||||||
啟動儀式及記者招待會
|
|
|||||||||||||||||||||||||||||
香港自閉特色人士繪畫比賽得奬作品展
展覽展出由香港關顧自閉聯盟於2015年舉辦繪畫比賽的得奬作品。透過豐富的想像力,自閉特色人士可以從中表達他們的感想及分享日常生活趣事。作品展現他們的才能、熱情及能力,有助提升公眾對自閉症的關注及理解。
|
|
|||||||||||||||||||||||||||||
“樂聚共融” 繪畫拼貼工作坊
透過公眾參與活動,提高社會對自閉症的認識及理解。活動由救世軍筲箕灣社區展能服務及天鑰家庭及兒童發展中心的參與。
|
|
|||||||||||||||||||||||||||||
報章專欄 - 信報
|
|
|||||||||||||||||||||||||||||
活動預告 |
||||||||||||||||||||||||||||||
2016年1月
學校教職員培訓講座
作為講座的延伸,計劃會於未來兩年舉辦一系列的工作坊,提供訓練,分享技巧與知識,協助學校教職員應付教育自閉症學童時遇到的挑戰。
|
||||||||||||||||||||||||||||||
©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版權所有 |
||||||||||||||||||||||||||||||
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 香港薄扶林道 傳真 : (852) 2517 0806 電郵 : aconnect@hku.hk 網址 : www.jca-connect.hk
如閣下不想收到我們的資訊,請回覆此電郵 |